“等明天开会,咱们就商讨出一个方案,让这件事成为咱们轧钢厂的优良传统,得严格执行上面工农大合作的政策……”林厂长接着说了一通,只能说不愧是厂长。
四合院中,李复兴正给孩子们发雪糕。
这帮孩子即便在城里生活,可也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雪糕。平日里都是吃那些用糖水做的冰棍,只是有点甜味,本质上还是冰块。
但就算这样,孩子们仍旧非常喜欢冰棍。
“这样的冰棍应该可贵吧?”院里有妇女问道。
她们虽然见识不多,但这种冰棍一看就不便宜。外面有一层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表皮,里面是奶白色,看着像牛奶做的。
复兴真是大方。
李复兴说道:“我也不知道贵不贵,外头的确没有卖的,这是朋友特地给我的,叫雪糕,和老莫餐厅的冰淇淋很像。”
话音刚落,有个小家伙就哭了起来,他不小心把雪糕掉了一块。
他娘马上说道:“快捡起来吃了。”
后世流传着所谓的三秒原则,只要在地上不超过三秒,那就不脏。可现在这时代,三十秒也都无所谓,
要是不捡起来吃了,也太浪费了。
妇女们都催促自己孩子赶紧吃,不要来回舔,滴一滴在地上,他们都心疼的不得了。
她们都觉得这雪糕是特供的,因此外面才没见过。
复兴刚刚都说了,雪糕和冰淇淋有点像,那可是老莫餐厅才有的!普通人都没资格进去,更别说吃了。
她们的孩子,也是靠李复兴才吃到。
孩子们吃完后,把木棍舔的没滋味都不舍得扔,每个人都有些意犹未尽。
李复兴都抵抗不了雪糕的美味,何况这些孩子们呢?
妇女们都嘱咐自己孩子,不能在外面乱说。
雪糕虽然是李复兴朋友送的,但谁清楚这是不是从内部拿出来的?要是让查了,那不就连累人家了?
李复兴倒是觉得没什么,反正吃完了,谁能查?现在又没有手机能拍照之类的,照相机都少得可怜。
拿不出证据,那还说什么?
可李复兴仍旧想:论安全还得是李家庄,随便吃都没事。
村里全是他的人,像块铁板。生面孔进村都不容易,上回如果不是有刘庆元跟着,周向阳很大概率连村口都进不去。
四合院里的人即使都对他比较友好,可奈何四合院范围太小,藏不住秘密。
所以往后吃好东西,还得回李家庄才行。
至于四合院这边,偶尔吃几顿好的也不会有事,他李复兴终归是拿了几次奖励,这都是公开的事,吃几顿好的咋了?
到了下午,李复兴便骑上自行车去外面转了一圈,往回走的时候,车后的采购筐里多了不少东西,有五斤肥肉,四斤鸡蛋,两只鸡,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蔬菜。
他停在六十五号院门口。
“大婶,大伟在家没?”李复兴问六十五号院门口的一位大婶。
“复兴来了?大伟在家呢,他今天请假了,他娘都来了。”
大妈很开心,目光落在李复兴车后的东西上。
“你稍微一等,我去叫大伟。”
她们都已经得知,今晚李大伟要请院里的人吃饭,因为这个,李大伟他娘和妹妹也特地从村里来了。
弟弟还在上学,就没一块来,
六十五号院正好住着一名厨师,李大伟便特地请他来帮忙做菜,那位刘厨师便痛快的答应下来。
吃完午饭之后,他们便开始等李复兴的食材了。
李大伟他娘和妹妹到了四合院,看见那间属于李大伟的房子,心中非常欢喜,都有城里的房子了!
国人的传统观念里,有了房子,就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。
要是没有房子,都没脸说自己在一处地方落下脚。
李大伟他娘一进四合院,就开始忙里忙外,把屋里收拾的干干净净,又跟院子里的妇女们拉家常。
院里的妇女们都清楚李大伟跟李复兴的关系,当然不会看不起大伟他娘乡下人的身份,反而聊得火热,还都说要给大伟介绍对象。
“吴大婶,我来了。”李大伟的声音传来。
李大伟赶忙跟李复兴打招呼:“二十一叔!”
李复兴点点头:“把东西搬进去吧。”
“谢谢二十一叔!”李大伟笑着走过来。
“慢点,筐子里有鸡蛋。”李复兴叮嘱。
“好!”
李大伟他娘也闻声从院里走了出来,一样非常感激李复兴。一块出来的还有刘厨师,帮着李大伟一块抬采购筐。
“复兴,把自行车推进来吧!”六十五号院的人都很热情。
李复兴笑道:“不用了,离得这么近,我回去把车放下就过来。”
李大伟等人到院里之后,把最上面的蔬菜都拿出来。这些蔬菜都非常新鲜,看着
第93章:有肉有鸡还有鸡蛋,大院都要流口水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